湘潭市2018年前三季度旅游 经济形势分析解读
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xtwlgt.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18-11-21 16:52
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精心指导下,2018年前三季度我市旅游产业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加快推进旅游项目,优化提升旅游服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推动了全市旅游产业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前三季度旅游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一、前三季度湘潭市旅游经济形势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0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6家;共有星级旅游饭店14家,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4家;共有旅行社53家,其中五星级旅行社2家,出境游组团社7家,导游总人数1729人;省级乡村旅游区点43家,其中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3家。另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9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今年1-9月,共接待国内游客5035.9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1%,实现旅游总收入463.37亿元,同比增长10.13%。接待入境游客97978人次,同比增长25.34%,创汇3203.54万美元,同比增长33.02%。
景区建设成效显著。受全域旅游全面发展的带动,各A级景区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如韶山旅游区、盘龙大观园等积极转型升级,改变经营策略,取得较好反响。“最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途居昭山国际房车露营地入选国家优选旅游项目,长株潭F2国际赛车文化产业园入选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库。盘龙大观园创5A通过省级景观资源评估,乌石景区创5A有序推进。前三季度各景区经营收入较去年有大幅增加。抓好乡村旅游工作,涌现了湘之坊、农夫宝等一批典型,平里村、盘龙旅游产业扶贫入选全省旅游扶贫经典案例。
营销活动推陈出新。征集评选出湘潭旅游形象标识LOGO;出台了《旅游节会活动管理实施办法》,成功举办了湖南?湘潭动漫嘉年华暨首届旅游节、第14届中国杜鹃花展等大型活动;发布湘潭特色旅游线路,组织“十省百市伟人故里(湘潭)行”、“华中五省万人游湘潭”,市城区地接市场实现破冰;启动了“湘潭主题歌曲征集活动”和“湘潭旅游形象宣传片拍摄制作”项目;参加“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港澳地区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和第六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推动港澳学生来潭开展红色研学旅行;开展“锦绣潇湘 大美湘潭—走进欧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系列活动,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做旅游专场推介;依托白石文化,在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推介湘潭文化旅游。
旅游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创新治旅先进经验,在“全国旅游城市旅游质监执法互动协作会议”上作推介;收获了全国文明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旅游系统文明单位、全国旅游志愿者先锋组织、全国旅游志愿者志愿服务示范基地四个国家级荣誉;着力构建与全域旅游发展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床位、餐位、车位、厕位“四位”整体建设水平;智慧旅游京东项目加快推进,已启动一期建设。
二、趋势预测分析
综合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情况看,全年旅游经济运行呈总体乐观态势。旅游市场方面,国内游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出境游热度不减,快速增长。
企业运营方面,鉴于传统的消费模式正发生急剧转变,旅游大众化、散客自助化将成为市场主体模式,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企业将受到冲击。高星级酒店和高端餐饮业绩稳步回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旅游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消费者习惯的转变,积极转型,改变营销策略和方式。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推动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重点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形成乡村旅游规模效应;丰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大乡村旅游品牌创建。
(二)推动全域旅游与促进文化繁荣有机结合。贯彻落实炯芳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做好“九名”文章。组织对“九名”资源开展一次全覆盖的、深层次的、刨根问底的资源摸底调查,形成较为系统、相对完整的档案资源;组织邀请专家学者,对“九名”资源进行包装宣传,吸引游客到访湘潭,扩大旅游影响力、提升营销效果。
(三)推动全域旅游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有机结合。一是全力支持韶山市加速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二是支持湘潭县乌石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东山培育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力促韶山旅游区、彭德怀纪念馆入选潇湘“红八景”。三是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韶山创建全国研学旅游基地、红色培训基地。
(四)推动全域旅游与工业发展有机结合。创新工业旅游产品和业态。加大文化、创意、科技等要素的投入,设计出更多时尚化、可消费的旅游产品和业态。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让游客走进新松机器人、吉利汽车、桑顿新能源、迅达厨具等为代表的新型工业企业。深入推动槟榔食品、万利隆糕点和传统手工业,让游客深度参与体验加工制作过程,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五)推动全域旅游与提升城市形象有机结合。着力构建与全域旅游发展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床位、餐位、车位、厕位“四位”整体建设水平,补齐这块短板。启动旅游厕所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3年内建设改造旅游厕所167座,其中新建92座,改扩建75座,继续保持全国旅游厕所建设先进单位行列。加快建设韶山建国饭店、湘乡长河湾·长河洲际等高等级酒店,指导金奥瑞士酒店创建五星级酒店。.
(六)推动全域旅游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完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强化全市上下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氛围;揭牌启用“千里湘江第一湾”景区服务中心。
- 全部留言
- /
- 评论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