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上半年湘潭市旅游经济形势分析解读
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xtwlgt.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18-09-08 16:19
今年以来, 市旅游外事侨务港澳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突出抓好全域发展、改革创新,努力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市旅游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
一、旅游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上半年,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289.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1.81亿元,同比增长11.67%。接待入境游客6.53万人次,同比增长32.51%,创汇2086.10万美元,同比增长35.68%。
二、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
(一)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专题研究出台《旅游节会活动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发展旅游节会活动。年内计划举办旅游节庆活动51场次。上半年已成功举办“无限风光在顶峰——石鼓?顶峰之旅”、“花开盛世 湘韵乡情”湘乡市第二届桃花节(翻江)、全域旅游杯登山定向越野赛(湘潭县)、百龙百狮闹元宵、盘龙迎春灯会、昭山七星村迷你马拉松欢乐跑、水府乡村音乐节等重要节庆活动,提升了旅游热度、做旺了旅游人气。其中3月21日在湘乡金石成功举办湘潭市春季乡村旅游节,采取“一拖三”的形式,以“品状元文化 赏万亩花海”为主题,同步推介“品状元席 住状元帐”的农夫宝(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帐篷节、赏东泉百亩世外茶园和状元塔景区。经过近年的建设开发,湘潭市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在春节期间完成了预开街,春节期间共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城区地接游增长明显。
(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制定《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工作方案》,指导12个特色小镇按照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围绕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摸排21个涉旅农业项目,分类分级纳入全市旅游重点项目库、旅游招商项目库。“都市后花园”梅林桥片区,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发了乐林游乐园、梅林山庄、凤凰旅游研学基地等项目,片区高峰期日接待旅客已达8000人。“乌石情”牌腊制品热销全国30余个省、市的湘菜馆和香港的米其林餐厅,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又带动了近千人的劳动力就业和周边4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
(三)红色游、假日游持续火爆。上半年,我市红色旅游和假日旅游数据呈上升趋势。红色游方面,随着韶山核心景区的提质改造完成,韶山景区每天人流如织。彭德怀纪念馆虽闭馆建设,但彭德怀故居、乌石峰等依然迎来大量红色旅游追寻者,且今年是彭德怀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彭德怀精神宣传中心等项目即将正式投入使用。湘潭县彭德怀纪念馆、周小舟故居、齐白石故居等景区将传统红色旅游与乡村休闲游、研学旅行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传统教育呈现大众化和常态化的趋势。湘乡在已有黄公略故居、陈赓故居、李卓然故居、张天翼故居的基础上,对黄公略故居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提质改造,新建旅游广场和凉亭,启动谭政故居修缮工作。在假日游方面,据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326.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3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19亿元,同比增长36.07%。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90.03万人次,同比增长17.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28.93%。端午小长假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19.79万人次,同比增长21.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28.93%。全市假日旅游经济活跃度明显,对国内旅游市场拉动作用大,特别是春节期间,酒店入住火爆,餐饮消费繁荣,旅游综合收入显著提高。
(四)项目建设成效突出。上半年,A级景区创建成效显著,盘龙大观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省级景观资源评估并上报文化和旅游部。乌石彭德怀故里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序推进,邀请文化和旅游部领导来潭进行了实地调研指导,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全程指导景区提升规划及策划咨询服务,华侨城集团设计了ppp项目初步方案。全力推进“千里湘江第一湾”景区创建,沿线已有湘潭市博物馆、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九华湖·德文化园、万楼景区、齐白石纪念馆等5个重要节点成功创建3A级景区,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一期项目建成试运营,湘潭县金霞山公园正在申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途居昭山国际房车露营地项目快速推进,一期建成房车营位109个、木屋12栋,8月即将对外试营业,力争打造成华中地区自驾游露营地的标杆。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人气旺,财气不旺问题仍有待解决。上半年,我市游客数量仍呈高增长态势,但旅游收入增长相对乏力,根据初步反馈的游客抽样调查显示,游客在我市旅游人均消费仍不高,一日游情况占比较大。重点红色景区,如韶山人气旺,财气不旺的现状仍有待改变。
(二)旅游安全工作面临新考验。上半年,我市未出现较大旅游安全事故,但是当前旅游业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抗风险能力弱,同时正朝散客化、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驾游、自由行等出游方式,登山旅游、徒步运动、自行车运动、露营、深度旅游等旅游业态以及高风险旅游项目兴起,使得安全监管和服务难度加大,需要进一步注重监管方式方法,加大工作力度。
(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年举办的全省旅游饭店品质提升服务技能大赛中,我市参赛人员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总体来看,湘潭作为旅游大市,目前高星级旅游饭店既缺乏沟通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交际型人才,也缺乏熟悉酒店操作模式的专业化管理人才。旅行社专职导游力量薄弱,影响了团队的接待,而外语导游奇缺,也制约了境内地接和组团出境海外市场的拓展。
(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几大重点景区,如韶山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相对完善,但大部分乡村旅游区点和部分新兴旅游区点旅游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景区以游客为中心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还没有完全跟上,旅游信息化服务设施稍显滞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参加首届潭商大会、“沪洽周”、“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等招商活动,组织新一轮旅游重点项目和休闲业态的招商。全力推动“最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长株潭F2赛道等项目早日落地见效。确保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招商取得重大进展、途居房车露营基地等重大涉旅项目开门迎客。建设韶山核心景区,推进换乘中心二期和景区慢游系统建设,布局建设高星级旅游饭店。
(二)开展品牌创建。推动盘龙大观园创建5A级景区,提交景观质量评价PPT等申报材料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的审查。指导彭德怀纪念馆做好创5A景观质量评价PPT。指导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和金霞山创建3A级景区。推动湘潭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珠江啤酒湘潭分公司等一批工矿企业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梅林大院等5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指导条件成熟的乡村旅游区点积极申报3星级和4星级。指导毛家食品博物馆创建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
(三)深化旅游宣传推介。加大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主题歌曲征集活动,打造一首歌(含MV)、一个宣传片。扩大旅游节庆活动影响力,协助承办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彭德怀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策划主办湘潭市季节性乡村旅游节会;宣传推介芒果音乐节等活动。开展区域合作,在客源地投放广告;开发跨市、跨省旅游线路,并通过旅游外侨局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组织参加9月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11月英国伦敦国际旅交会;组织参加11月上海中国国际旅交会等专业节会。
(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继续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结合旅游市场秩序实际,充分发挥部门合力,扎实开展旅游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旅行社构建经营规则体系,重点对旅行社组团、信息披露、保证金、在线旅游业务等环节作出规范。深化标准引领提升旅行社行业服务水平。继续开展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支持我市旅行社争创五星级、四星级旅行社。鼓励优势旅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优势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鼓励在线旅游企业全产业链运营,鼓励有实力的旅行社跨省(区、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旅行社服务网络进社区、进农村。鼓励中小旅行社根据自身特点,或专注代理业务,或开发细分市场的独特优势产品。
(五)优化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旅游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压实旅游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四不两直”式的安全检查常态化,对发现的隐患实行“零容忍”。开展旅游包车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安全生产谈心谈话或警示约谈2次以上。强化旅游安全宣传培训,开展消防应急逃生演练暨消防知识培训。深入推进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利剑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力打击“黑导”“黑社”“黑车”以及网络平台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推广“七天无理由退货”、“先行赔付制”、“红黑榜制”等经验,建立健全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旅游质量监测体系。承办好第十七届全国旅游城市旅游质监执法互动协作会议。
- 全部留言
- /
- 评论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