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昭山绿迹,湘大学子在路上
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xtwlgt.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25-02-17 15:37
1月14日,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球生态治理视角下长株潭绿心生态文化双语宣传策略研究”项目团队(指导老师:胡强教授)来到湘潭市昭山风景名胜区开展“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之绿心建设”系列调研活动。
湘潭昭山风景区地处湘潭市东北、湘江东岸,是长株潭三市城郊结合部。昭山,因周昭王南征楚国时行军至此而得名。作为潇湘八景之一“山市晴岚”的所在地,历史上,毛泽东、彭德怀、杜甫、米芾、王夫之等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昭山以其高森林覆盖率,被誉为“长株潭天然氧吧”,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建设的重点规划之一。
(项目团队合影)
(昭山景区总导览图)
探访故居,追溯历史
(刘锜故居遗址图一)
(刘锜故居遗址图二)
团队成员沿西北方向一路前行,来到了著名抗金名将刘锜的故居遗址所在地。故居坐落有致,保存完好,从外面看十分端庄雅致,包含茅草房部分与南宋风格的官宅式砖瓦结构。刘锜故居不仅是抗金名将的隐居之地,也是昭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理学家张栻曾过昭山并作《过湘潭刘信叔旧居》一诗,表达了对刘锜的敬仰。
跋涉古蹬道,初见昭阳寺
(团队成员沿古蹬道行进)
(古蹬道导览图)
随后,团队成员一行人顺着古蹬道前往昭山古寺。古蹬道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共1947级台阶,全长1314米,由5300多块花岗岩铺成,是湖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道之一。这里台阶密集,地势较高,沿途树林茂密,设有多处防火设施及标语。
(伟人亭及碑刻)
坐落在古蹬道半山腰悬崖处的伟人亭造型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它不仅是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理想追求的纪念,也成为了激励后人励志前行的重要象征。
(远眺湘江壮丽景色)
(昭山古寺外景)
昭山古寺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唐代建筑的庄重与大气,整体布局严谨,依山而建,与自然地形充分结合,展现了唐代建筑艺术与结构造型的完美统一。寺院内有玄帝宫、玉皇阁、观音堂、关圣殿等建筑。昭山古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象征。寺内还保存了许多历史碑刻和文物,体现了昭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观音寺内景)
古寺附近另有一座观音寺,其建筑风格与昭山古寺类似,在这里可以以瓦代香,将祈福字样写在瓦上,更显福慧绵长。此外,观音寺每天10点前可预订斋饭,15元一位。团队成员到访此地时正值午间,前来祭拜者人数众多,宗教氛围浓厚。
美丽昭山,你我共建
(昭山俯瞰图)
(林间古道)
(光影下的苔藓)
(环境保护及森林防火公示语)
昭山风景区以其“山市晴岚”的自然美景、湘江的壮丽风光和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成为一处独特宝贵的自然胜地。同时,深厚的历史宗教文化底蕴使其成为湖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山。昭山不仅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集大成之地,更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地,值得游客探索体验,感受文化浸润,享受自然风光。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强调对昭山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构建生态林带、修复历史遗留矿坑和自然地质灾害区域,进一步提升昭山的生态功能;昭山将建设成为长株潭三市城际铁路的换乘枢纽站,并规划了昭山南、昭山北两个高速公路互通口,以加强区域交通联系;区域内将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休闲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孵化型产业;结合湘江生态带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文化窗口。未来,昭山将持续铆劲发展,不断扩大优势,补足劣势,打造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格局。
- 全部留言
- /
- 评论
- 有用()